目前分類:★綜合財經★ (17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CME董事長預測亞洲期貨將「大幅成長」

中央社
( 2009/10/08 18:05 中央社 )

(中央社台北2009年10月08日電)世界最大期貨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執行董事長杜菲(Terry Duffy)表示,由於經濟成長,CME預測亞洲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將「大幅成長」。

杜菲今天在香港的訪談中說:「這是我來香港的原因之一。我們要確定CME持續在美國以外市場拓展事業,我們必須參與其中。」

CME上個月表示,CME將買進馬來西亞交易所(Burma Malaysia Bhd)衍生商品部門25%股權,並授權其棕櫚油結算價可以作為棕櫚油避險需求之用。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發展中亞洲經濟體今年將成長6.2%,2010年將成長7.3%。

杜菲除了與新加坡和南韓有「策略性的夥伴關係」外,也正與中國和印度發展「新關係」。他又說:「所有產品的管理風險都要持續更全球化,我不認為中國可以置身事外。」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惠譽:台灣主權評等面臨調降危機
2009/09/03 14:27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高照芬台北2009年9月3日電)惠譽信評今天表示,亞洲國家外幣評等以新加坡表現最好,評等為AAA,台灣、中國大陸及南韓均為A+;其中台灣因財政赤字過高,稅務未做適度調整,主權評等面臨調降危機。

惠譽信評今天舉辦「2009亞洲主權、金融保險展望研討會」,公布亞洲各國評等及經濟概況。台灣主權評等展望依舊為「負向」。惠譽預定下次公布評等展望的時間,訂在今年底或明年初。

惠譽信評指出,亞洲國家外幣評等展望,以新加坡AAA表現最佳;澳洲及紐西蘭為AA+,日本、香港則為AA,台灣、中國和韓國同列A+等級。

惠譽信評表示,台灣因為財政赤字過高,莫拉克颱風雖然對台灣經濟衝擊不致造成太大影響,但重建預算新台幣1200億元的上限,均以舉債支應,稅務系統未做適度調整,使得台灣主權評等面臨降評危機。

至於在經濟成長率方面,惠譽預估,全球今年經濟成長率(GDP)預估值「-3.8%」。台灣今年 GDP預估值則為「-4.9%」,主因為出口衰退不振,整體經濟活動下滑,失業率攀升影響消費支出,更重要的原因是投資不振。

在失業率方面,惠譽信評預估台灣今年失業率為7%。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外商保險公司大撤退 新孤兒保單
 【文/陳一姍.張翔一】

從前,保險業務員辭職所留下的保單,被稱為「孤兒保單」。

現在,連保險公司都跑了,怎麼辦?

ING安泰、英國保誠、全球、南山......,前腳接後腳計劃退出台灣,保戶形容「賭輸了就跑,把台灣賣掉」,台灣可能有近千萬人受影響。

外國月亮不圓,本土公司也有問題。

股本被吃光的保險公司不但沒倒,還以保證高報酬的保單,利誘愈來愈多保戶,保戶宛如人質,退場難度大幅提高。

政府保險安定基金也只夠救兩家公司。

面對一顆顆保險未爆彈,你該如何自救?

又該如何體檢自己的保險公司?

二月二十七日下午三點,英國保誠集團將壽險業務員所賣的資產負債,連同業務員,以新台幣一塊錢象徵價,全數讓售給中國人壽。

「(一塊錢),那是我的保額一百五十萬分之一啊!」第一時間知悉,本身是保誠保戶的宏泰人壽公關王淑卿心頭一凜。「虧我每個月還繳五千塊給它,結果,它就把我跟其他人一起賣掉了。」

驚愕,不解,被背叛。

「我當初是看上保誠的百年英國古堡才買的,沒想到會被賣掉,」一位五十歲的總字輩經理人忿忿不平。曾經完成鐵達尼號理賠的英商保誠,總部位在倫敦金融古城區,是一座以古堡石頭基座為底,融入現代的低調建築。

不像銀行被賣掉,消費者不喜歡,可以立刻或最多等定存到期,把錢移走,兩不相欠。壽險保單,一保就是終身,到老甚至到死,保戶成了保險公司的人質。

近千萬保單孤兒

從前,保險業將保險業務員落跑所留下的保單,叫做「孤兒保單」。那時,保險公司都會出來安撫客戶,「公司」將派新的服務員,客戶絕不受影響。現在卻連保險公司都落跑了。

台灣正出現史上最大規模的新孤兒保單潮。

去年十月,ING安泰出售,影響保戶約二百五十萬人。

今年二月,英商保誠人壽影響保戶約九十萬人。

已經進入實地查核階段的全球人壽,保戶數超過五十萬人。

將出售四九%股權的南山人壽,保戶數超過四百萬。如果全球、南山也賣了,總計台灣有近千萬保戶受影響。

「這些外商好像是來台灣賭博的,吸了這麼多台灣人的保費,賭輸了,就把我們台灣賣掉,」一位本土壽險公司協理直陳:「保險是以人為出發點,這些外商沒有善盡社會責任。」

在亞洲,只賣台灣?

參與保誠交易案的中國人壽副總經理蔡松青則替保誠辯解:「一次一次增資,保誠在台灣也投入夠多錢了。這一次百年金融海嘯,他們真的負擔不起了。」最起碼,此次保誠帳上原有淨值五十億,現在只賣一塊錢,英商保誠認賠了四十九億九千九百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元。

當外商以金融海嘯、會計準則、低利率的國際因素,作為撤退的解釋,一樣用國際廣角,卻看到另一個更令人心驚的事實--外商在台灣撤退得最快。遍查去年九月雷曼兄弟倒閉後見諸國際媒體的報導,亞洲總共傳出七起外商壽險撤出的新聞,其中只有兩起成交,都在台灣。

台灣保誠總保費去年市佔率排行第十,ING安泰第六。ING安泰更是一九八六年,台灣揮舞自由化、國際化大旗,吸引到的第一家外商保險公司。外商接連撤退,台灣金融業的國際化政策,似乎回到起點,二十年光陰蒸發。

外商撤出之外,還有更嚴重的問題。「連續幾年虧損的末段班小公司更危險,」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系主任王儷玲認為。

台灣保險業正在出現逆淘汰,外商把還賣得出去的子公司賣掉撤走,而末段班保險公司卻遲遲不退場。

台灣成為歐系保險公司的提款機,投射出台灣保險市場環境的惡劣。拼裝車式的監理邏輯,對於國際接軌政策搖擺,造就「法規套利」的空間,保險公司在台灣最好賣,而保戶成了被棄羔羊。累積了二十年的惡性競爭,加上利率如斷崖般下墜,台灣的利差損問題,全亞洲最嚴重。

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的統計,只有兩千三百萬人的台灣,卻是亞洲第五大保險市場。二○○二年到○七年間,保費平均成長率高達一八%,與中國相當,僅次於印度。

民眾買保險的意識和意願都高,台灣保險市場看似富饒,但卻是亞洲最沒賺頭的市場。「台灣利差損是亞洲最嚴重的,」鑽研保險業的麥肯錫分公司董事倪以理指出。

精算師也不再「精」

所謂利差損,是指保險公司用來計算保費的利率(即保單預定利率)與實際投資報酬率的差距。保單預定利率高,保費就便宜。如果投資報酬率低於預定利率,意謂著保險公司賺不到付給保戶的錢,為了保障保戶,政府會要求保險公司增資。

在保險業已經四十年的新光人壽總經理潘柏錚直指,利差損的歷史共業,其實是二十年前,外商保險公司種下來的。那時,安泰等外商保險公司,為了搶市佔率,推出預定利率八%的保單,南山甚至出過一○%的保單,是壽險業惡性競爭的始祖。

「該專業而不專業,台灣才會愈走愈瘋狂,」一位精算師出身,不願具名的金控保險代理人公司董事長說。

標榜專業的外商,成了惡性競爭的源頭。在國外專業地位崇高的精算師,在台灣也配合瘋狂市場,預定利率偏高也照簽不誤。

這位董事長坦誠地說,從前七成精算條件是政府規定好,但這些年市場變化太快,半數精算師能力跟不上。另外,在台灣精算師是用假設資產配置,來設計商品。但保費收進來,到底怎麼投資,他管不著,也不懂。

國內精算師聽話改保單,在業界時有所聞,而政府遲至民國九十年才有保險業簽證精算人員管理辦法,比會計師、醫師、律師晚了近六十年。

一位前金管會官員則透露,保險公司習慣以高利來競爭,原因是可以從死差益上補回來。死差益是指,保單預計與真實死亡率的差別,如果真實發生比預期低,保險公司賠得少,就可以賺錢。過去四十年,計算死亡率的生命表都是業者編的,直到最近才收回由半官方--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來編。

保險公司不在意利率訂高點,因為可從死差上賺回來。加上民國九十年以前,台灣保險監理很鬆,只要資本額有二十億就好,大股東只要現在能分錢,根本不管未來。

壞就壞在,台灣利率從二○○○年開始,呈現懸崖式的下墜,與很多保單的預定利率差距愈拉愈大。「之前沒做好資產負債管理的公司,絲毫沒有任何機會補救,」一位美系保險公司投資長直陳。

台灣壽險公司海外投資受創

過去九年,央行採取低匯率、低利率的寬鬆貨幣政策,造成台灣資金氾濫。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三年內從六%直落到二%,從此再也沒有回升過,不像韓國曾經回升到五%,香港曾回升到六%。

「從這個角度看,彭總裁真的完美嗎?」這位投資長質疑。央行總裁彭淮南曾以「雙率政策不是專為單一產業」回應低利之惡。但也有人質疑,台灣經濟過去八年成長率在四%左右,利率水準卻是全球倒數第二,合理嗎?

而為了解決國內利率太低的問題,保險業開始海外投資。麥肯錫研究指出,台灣前三大壽險公司海外資產高達三四%,是日本前十大的兩倍,韓國前四大的三倍。「台灣有一大堆其他國家沒有的匯率、信用風險,」倪以理指出,這使得台灣成為金融海嘯重創最深的國家之一。

台灣海外投資花掉的避險成本累計達六百億美元,比台灣保險業整體淨值還高。

「其實,更該重視,為什麼利差損這麼嚴重,台灣還有人願意承接(外商保險公司)?」一位美商投資銀行台灣總經理從另一個面向解讀。

買下明知有利差損的公司,來得到資金挹注,到底對台灣好,還是不好?

本土保險公司吞的是毒藥丸?

還是大補丸?

為什麼敢買這種保單?

「台灣快成交,那是因為新加坡、香港、韓國,就連大陸都號稱實施國際會計準則(IFRS),台灣算是比較慢的,」安侯建業會計師鍾丹丹說。

對保險業影響最大的IFRS四號,也就是台灣所稱四十號公報。歐盟今年底將訂出更嚴格的標準,兩年後上路。台灣四十號公報,原先預計兩年後上路,現在傳出金管會考慮延後。法令落差,讓本土保險公司敢賭,把歐盟保險公司的保單吃下來,趁機擴張市佔率,甚至換取注資。

以中壽為例,併購伴隨溢價二十一億增資,紓解中壽需增資三十五億的壓力。一位金控總經理說,中壽去年底每股淨值跌破五元。依據證交法,每股淨值跌破五元,如果沒有改善,將被打入全額交割股。

中壽大股東辜家的股票,高比例抵押在銀行,一打入全額交割股,問題很大,所以有時間壓力。金融圈近來謠言頻傳,中信金可能參與中壽增資。中壽官方回應,沒有聽說此事。

購併案宣布後,股價一路下跌的中壽副總經理蔡松青不諱言,買入的保誠的確有利差損。保誠資金成本五%,去年投資收益不到三%,但蔡松青表示,中壽有解決利差損的經驗。透過新契約與投資績效,中壽三年內將資金成本降到四.二%以下,但投資收益率維持在四.五%到五%之間,脫離利差損。

中壽預估,在低利環境下,四到五年內,可以解決保誠利差損。未來中壽有超過一萬人的業務部隊,達到經濟規模,費用成本可以降低,「保誠是認為中壽有能力解決此問題,否則投資怎麼會鎖三年,」蔡松青指出,這個交易前後談了超過四個月,絕不草率。

政大風管系系主任王儷玲認為,目前兩個購併案,中壽與富邦本身還不錯。但金管會要注意,未來是不是有不好的公司,為了增資,去買外商。

監理系統如拼裝車

拼裝車式的保險監理,保險公司長期得增資,增加了吞毒藥丸的誘因。

前保發中心董事長,現任宏泰人壽董事長周國端指出,台灣監理保險公司的RBC是美系,但幾個新會計公報又是歐系,兩個邏輯不同的系統相撞,造成二○○六年起,台灣壽險業淨值劇烈波動。一下年增二千三百億,去年又蒸發四千億,業界全年增資超過一千五百億。去年底,遠雄、國寶、興農、國華、幸福人壽淨值為負。

「淨值如此巨幅變動,外面的人根本看不懂保險公司的好壞,」周國端力主,會計公報與RBC脫鉤。金管會應該理順監理邏輯,考慮台灣市場情況,明確訂出國際接軌的時程表。

因為台灣保險公司缺錢,一位前外商保險公司總經理透露,近來已有房地產出身的陸資來台要入主保險公司,「他們是要拿保戶的錢去炒房地產,台灣保險市場再不整頓,會亂上加亂。」

媒體鬧鬨鬨地報導外商撤出的新聞,令許多保戶錯愕,永豐人身保險代理人董事長吳家懷卻看出玄機。這些外商多半還派人留在台灣,下一步,等台灣保險公司都很累了,缺錢,說不定外商又進來了。屆時要求政府彌補利差損破洞,或者削減保戶權益都有可能,因為日本曾發生同樣的歷史。

「台灣人對於外國人太好了,」不只一位本土保險公司經理人不平。

台灣人特別信任外商,讓外商保險公司佔盡優勢。從去年總保費看,前十名大保險公司有四家是外商,市佔率佔三成四,遠高於日本和韓國,包括保誠、ING,在亞洲都是台灣最強。「沒想到,第一個賣就賣台灣,」一位龍頭金控副總經理忿忿。

怎麼讓他們「退場」?

不過,王儷玲認為,台灣保險惡性競爭,透過整併減少家數,對產業來說也是好的。更況且,外商撤出的主發動點,源頭不是台灣。

台灣也應從這次的事件中得到教訓。王儷玲指出,ING安泰二十年前初進台灣,為了打響知名度,選擇銷售高風險的高利率保單,外商不一定就是對的。

外國月亮不一定圓,本土保險公司也有問題,尤其是後段班業者始終能夠賴著不退場,吃定政府不敢讓他們倒。有些保險公司過去幾年發了高報酬的保險商品,吸了不少錢,王儷玲疾呼,保險安定基金的規模,必須擴大,才能讓一些潛在倒閉的保險公司退場。

保險業早期是民族產業,開放後外商湧進,如今好像又退回了原點。

保險一買,買終身,保險公司卻跑了,近千萬保戶成了孤兒,這種落寞的社會成本,難以估計。

IFRS

IFRS是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的縮寫,中文翻成國際會計準則。對保險業影響最大的是IFRS四號,台灣稱為「四十號公報」的保險會計公報。

歐盟保險業目前採用的是IFRS四號第一階段,今年底,將公布第二階段標準,兩年後正式實施。屆時,保險業必須以市價來評估保單負債,如果準備金提存不足,就要一次補足。對歐系保險公司而言,台灣大量的利差損是非常大的負擔。

IFRS四號,第二階段遠比第一階段嚴格。首先,第一階段只要求披露,不要求一次補足。其次,計算增提金額時,第一階段,精算師可設定,通常是以保險公司真實投資報酬率來估。第二階段,歐盟已強制,要採無風險、報酬率較低的十年期國債殖利率去估價,但保險公司不可能單買公債,通常會買股票、公司債提高報酬率,因此新規定比較嚴格。

金管會預計在二○一一年,採用四十號公報。同年也將與美國同步,決定是否全面採用IFRS。不過,多數保險業者認為,即使採用四十號公報,台灣應該只用到第一階段就好,因為第二階段對台灣保險業太嚴苛。台灣與歐洲保險業的產品結構差很多,歐洲較少終身、長年期保障型壽險,但台灣賣很多,因此歐洲的規定,台灣不見得適用。(陳一姍)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Mar 2009 08:16
〔專欄節選〕殭屍銀行拖垮全球經濟--今周刊「老謝開講」

(本文由台灣《今周刊》雜誌提供,節選自3月12日出版的當期「老謝開講」專欄)

 

美國總統歐巴馬最近搖身變成股票分析師,他公開站出來呼籲美國股民要勇於入市,積極承接物超所值的股票,用長遠的眼光來看,未來都有很好的獲利機會。

 

金融海嘯以來,全球股市跌跌不休;惟○八年第四季起,美國道瓊指數仍徘徊在八千至九千點之間;不過歐巴馬上任後,美股卻像溜滑梯一般重挫而下,源頭出在槓桿斷裂的金融股身上。

 

三月五日,曾是全世界市值最大的銀行花旗集團,盤中股價一度寫下○.九七美元,最後收在一.○三美元,市值剩下五十六.四億美元。這家總資產逾二兆美元,○七年初市值達二七○○億美元的世界級大銀行,如今只剩下殘值,令人不勝唏噓。

 

成為花旗集團股東,是很多個人或國家的榮耀象徵。像是持有花旗集團股權逾四%的沙烏地阿拉伯王子阿瓦里德,兩年前出版他個人投資傳記的時候,就花了很大的篇幅敘述,八○年代花旗集團在中南美洲儲貸危機中受難時,他危機入市得到很好回報,甚至因此沾沾自喜。可是這些﹁豐功偉績﹂已隨風而逝,二十年前做對的事,如今再來檢驗,反成了投資的負面教材。

 

其他的美國金融機構,都在這次金融海嘯中受到重創。除了花旗集團市值跌掉九七%外,因為併入美林證券如今與花旗成了﹁難兄難弟﹂的美國銀行,也向政府要求救援。美國銀行的執行長Kenneth Lewis日前接受︽倫敦金融時報︾專訪時,大吐苦水說,併入美林是一項很嚴重的戰略失誤。美林去年第四季爆出一五八.四億美元的巨額虧損,使美國銀行形勢更顯艱難。

 

美國銀行股價最低跌到二.五三美元,市值最低只剩下一六一.九五億美元,相較於○六年底市值二三八○.二億美元,折損超過九成以上;這與花旗集團從二七三六億元的雲端上滾落,情況完全一樣。 相對來看,同是道瓊成分股的摩根大通︵J. P. Morgan︶受到傷害小了很多。目前摩根大通市值仍達五九八.六四億美元,雖然最近股價創了十四.九六美元的低價,相較於○六年底的一六七二億美元市值,摩根大通市值少掉六成已算是佼佼者了。

 

另一檔金融成分股美國運通,受到卡債壓力,市值從七二七.四三億美元跌到一四一億美元,也折損了八成。道瓊成分股股價跌到十美元以下的個股中,除了美國鋁業主要是受到原物料暴跌影響,市值縮減八二%外,其餘如GM、GE︵奇異電子︶都涉及金融領域。像是GM旗下的GMAC︵通用汽車金融服務公司︶就闖了大禍,曾是全球最大市值企業GE旗下有GE Capital︵奇異資融公司︶,這次就受到重傷害。

 

GE是惟一進榜道瓊成分股逾一百年的老牌企業,但這家百年老店最近卻屢屢失信於投資人,讓股價難以翻身。例如,去年第四季,GE聲稱手上有足夠現金,卻在十月初發行了一二○億美元次級股份,並向股神巴菲特旗下波克夏基金發行三十億美元的優先股。其後數個月,GE還打包票說不會削減股息,但是最後仍然黃牛。形象受創,加上有GE Capital這顆不定時炸彈,GE股價從此抬不起頭。

 

為了就近監控金融業體質,美國財政部最近公布,十九家資產總值超過一千億美元的大銀行,須強制進行自我財務狀況評估。檢測的標準,是假設美國失業率逾一○%,及房地產再跌二○%時,銀行繼續借貸及打銷呆帳的能力。

 

接受壓力測試的十九家銀行,除了花旗、摩根大通、美國銀行、美國運通外,還有高盛、摩根士丹利、富國︵WFC︶、道富、紐約梅隆、BB&T、PNC金融服務、大都會人壽、GMAC、Fifth Third Bancorp、U. S. Bancorp、Capital One、SunTrust、Regions Financial及KeyCorp等。

 

這些金融機構中,富國銀行原是體質健全的好銀行,去年十一月股價逆勢上漲到四十四.八六美元,被巴菲特視為手上的生蛋金雞。但去年與花旗爭搶美聯銀行︵Wachovia︶,富國銀行高價搶親,結果去年美聯銀行一口氣攤提九六七億美元的巨額壞帳損失,強行吞下美聯銀行的富國銀行身受重傷,股價一度跌到七.八美元,市值僅剩三六四.八九億美元。

 

經過這個轉折,多數美國銀行身受重創,兩家由投資銀行轉成的商業銀行,高盛股價一度跌到四十七.四一美元,目前在七十五.六五美元,市值三四九.三六億美元,已擺脫危險。摩根士丹利股價最慘跌到六.七一美元,目前是十七.一八美元,市值一八四.六億美元,也已化解危機。 十九家總資產逾一千億美元的金融機構,如今市值多約在二、三百億美元之間,美國金融已大大減肥。 到目前為止,美國金融股的陰霾仍未散去,銀行業的CDS︵信用違約交換︶也急遽升高,反映違約風險正在增加,背後有三個主要原因。

 

一是銀行的信用評級不斷被降低,穆迪正降低富國銀行評等,摩根大通前景也被調到負向。

 

二是壞帳的恐懼感升高。美國房地產貸款公會公布,去年十一月業主被斷頭的房地產,創了三十六年新高;去年第四季的房貸違約率達七.八八%,市場最擔心的仍是樓市惡化,將繼續重創金融業。

 

三是國有化的疑慮,AIG被美國政府接管後,投資人手上的股票形同壁紙,最近花旗與美國銀行,都有被國有化的傳聞。 在國有化與私有化之間,美國充斥了不同的聲音。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的專文就如此分析,﹁為促成迅速而有序的重整,美國政府必須將部分銀行國有化﹂。他認為小型銀行已瀕臨危險邊緣,政府必須全力搶救銀行。為終結銀行殭屍化狀態,銀行需要更多資金,但是政府實施紓困計畫,就得面對圖利銀行股東的指責。

 

像去年美國政府斥資四五○億美元為花旗紓困,取得相當於七.八%股權的優先股,同時為花旗三○一○億美元資產組合提供擔保;最近美國財政部又準備以債作股,增持花旗股權到四成,就讓擔心股權遭到稀釋的投資人加速撤離;而對沖基金則一面買入花旗優先股,一面拋空花旗普通股,讓花旗股價持續重挫,抬不起頭來。

 

美國政府已著手拆解AIG集團業務,但為了化解市場疑慮,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表示,銀行毋須於國有化架構下生存,美國政府無意把銀行國有化,有意舒緩市場對國有化的恐懼。

 

美國銀行業○八年第四季總共虧損二六二億美元,這是一九九○年儲貸危機以來首度見到的虧損;而○八年全美銀行業總獲利也只有一六一億美元,直逼一九九○年一一三億美元的低水準,比起○七年一千億美元的純利,更是天差地別。目前堪稱是美國金融業百年來最艱難的一刻。

 

銀行業的強大與否,也間接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國力。像是一九八九年日本泡沫經濟達到巔峰的時刻,銀行市值全球前十強中,日本就囊括了六到七家,歐美銀行市值紛紛被日系銀行超越。 二○○○年前後,則由美國的銀行業獨領風騷,花旗、美國銀行市值都一度超過三千億美元;如今,花旗及美國銀行市值加起來還不到三百億美元。 而一九八九年獨領全球風騷的日系銀行,在泡沫經濟後則土崩瓦解,現在活下來的都是重組後的金控。然而全球前三十大銀行,只有三菱東京UFJ、三井住友、瑞穗金融控股仍在榜上,但市值已掉到二百多億美元,排名都在二十名以後。資產泡沫以後,銀行首當其衝。

 

目前銀行市值全球排名又大風吹一次,由於中國的銀行受創較輕,在歐美銀行殞落之後,市值前五大排行,中國已占四家。

 

其中,中國工商銀行以一七二六.二億美元市值高居首位,建設銀行以一二三四.七億美元居次,中國銀行的一一四七.三億美元排第三。 第四名則是巴菲特的波克夏基金公司,已比美國任何一家銀行都大,市值達一一二○.四億美元。中國人壽則以八三四.六億美元,打敗匯豐控股的六一八.二億美元,居全球第五。 美國的摩根大通只能以五九八.六億美元排第七,有趣的是高盛排名第十名,富國銀行第十一,排名都比市值三八六億美元的南非Absa銀行還低。 二○○五年,中國的銀行加緊IPO的時候,一家美國銀行或是花旗市值就抵過中國前三大銀行的總和;如今一家中國工商銀行,市值超過一千七百億美元,足夠買下花旗加美國銀行,再加摩根大通、富國銀行,然後再奉送摩根士丹利及高盛。也就是說,一家中國工商銀行抵得過全美最大的六家銀行。

 

這代表什麼意思?不是中國金融股太貴了,就是美國銀行股太便宜了,也說明了美國房地產泡沫問題難解。一九八九年日本的金融股在資產泡沫後灰飛煙滅,美國的銀行如何在壞資產壓力中,重新找到再生的新動力,這是美國國力能否再起的象徵,也是全球在金融海嘯衝擊後,能否再起的關鍵。(完)

 

--整理 高潔如/劉瑞芬

註: 1.專欄作者老謝--謝金河,為《今周刊》發行人兼財訊文化事業執行長.

2.以上的評論僅為摘要,並且不代表路透立場.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提供機構:台灣工銀證券投顧 文章作者:馬啟人 發表日期:02/05/2009

◆重點摘要

2010年之前,東亞自由貿易區域即將成形,兩岸未來若能簽署CECA,不但有助於降低兩岸貿易上的關稅障礙,更重要的是將有助於未來台灣進入東協10+3的貿易體系,在增加台灣競爭力的同時,亦可減少產業外移,舒緩產業空洞化的疑慮。

未來簽署CECA後,對岸貨品將可能以同樣條件進入台灣市場,這勢必會對被台灣本身保護的產業受到衝擊。為此,若能在未來兩岸進行CECA談判的同時,對台灣本身需要保護的產業進行開放上的設限(如日本),預期將可減少CECA簽訂後對於台灣部份產業的負面影響。

◆經濟評論

1.從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看CECA(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a.就兩者的定義上來看,我方要求簽署的CECA屬於Agreement(協定),而中港間簽署的CEPA屬於Arrangement(安排),在外交上的定義明顯不同,應不至於發生外界所質疑矮化台灣主權的結果。

b.從大陸與港澳CEPA的五項原則來看:第一,遵循「一國兩制」的方針;第二,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第三,順應雙方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需要,促進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第四,實現互惠互利、優勢互補、共同繁榮;第五;先易後難,逐步推進。其中除了第一項遵循「一國兩制」的方針,台灣無法接受外,其餘各項皆為兩岸共同追求的目標。

c.至於CEPA的主要內容,除了第一章總體目標與原則外,其餘內容包括:第二章:貨物貿易(包含附件「關於貨物貿易零關稅的實施」)、第三章:原產地(包含附件「關於貨物貿易的原產地規則」及「關於原產地證書的簽發和核查程序」)、第四章:服務貿易(包含附件「關於開放服務貿易領域的具體承諾」及「關於『服務提供者』定義及相關規定」)、第五章貿易投資便利化(包含附件關於貿易投資便利化)。以上這些內容均為大陸與港澳經貿合作的具體事項,無涉政治層面問題。

d.到目前為止,目前各國簽訂之RTA/FTA(區域貿易協定/自由貿易協定)以CECA為名稱者尚不多見,且集中在亞太地區,例如有東協與韓國、中國與印度分別簽訂已完成CECA為目標之「CECA架構協定」(Framework Agreement),以及新加坡與印度所簽訂之CECA。預計2009年印度將會與馬來西亞簽署CECA。

2.簽署CECA的重要性

a.大陸與東協決定自2005 年開始,針對部分貨品開始協商免稅,然後再逐漸擴大到2010 年時達到全面免稅的目標。另一方面,日本與韓國也宣布自2005 年開始,與東協十國協商自由貿易區談判,以作為成立東亞自由貿易區(十加三)的起步。所以若在2010 年之前時,台灣沒有加入任何形式的東亞自由貿易區,屆時台灣將是東亞國家中唯一被排擠在區域自由貿易區外面的國家,未來台灣經濟被邊緣化的危機將難以避免。由於自2010年之後,東協與大陸將正式開始彼此相互免關稅,雖然台灣與大陸的國際市場有其區隔,影響與衝擊相對有限,但往後當與台灣出口商品市場重疊性高的韓國以0關稅的條件加入此一貿易體系,台灣的外銷產品勢必因關稅偏高的弱點,而大幅降低在此一市場的競爭力。

b.目前東協與中、日、韓簽署的經濟夥伴降稅條件包括:從06/21/2008起,日本同意廢除東協十國90%以上商品關稅,但不包括稻米、牛肉等敏感農產品;十年內廢除率達93%以上。東協方面,印尼等6國十年內廢除對日本家電、汽車等 90%以上產品關稅,越南等其餘 4國亦逐步對日本實施貿易自由化。韓國自06/2007生效,商品關稅廢除率達90%;中國大陸更早自07/2005起生效,全面啟動降低關稅進程,對七千種產品逐步削減和取消關稅,以期在2010年將七千類的貨物關稅降低到0~0.5%。

c.而東協10+3佔台灣對外出口市場比重已超過65%,在台灣所生產製造的商品無法以相同條件進入東協10+3,這不但會降低台灣外銷商品的競爭力,也勢必會降低未來國內投資,對台灣經濟造成實質影響。所以未來若能經過與大陸簽屬CECA,在台灣商品可以自由進入大陸後,便可直接轉口至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其他國家,以享有相同的競爭條件。

3.過去台灣提出CECA的時點

a.在04/2005第一次國共會談中,在其五項共識中的第三點:「促進兩岸經濟全面交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其中便已提到將建立穩定的經濟合作機制,並促進恢復兩岸協商後優先討論兩岸共同市場問題。

b.馬英九於02/2007宣布參選總統後,於2008年初的競選政見當中,在兩岸關係方面更明確的表示將兩岸簽署CECA列入其競選政見。

4.對岸對CECA的回應:

a.09/07/2008大陸國務院台辦主任王毅在參加「第三屆海峽西岸經濟區論壇」時指出:「兩岸經濟交往發展到今天的規模,需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推進兩岸經濟關係的規範化與穩定化」。

b.大陸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於09/08/2008日指出:「兩岸推動經貿正常化之外,應建立制度性安排,可以『類似』港澳和內地簽署的CEPA,大陸希望借鑒這個「最快的經驗」,讓台灣民.可以儘快享受更優惠的待遇,更好的發展機會。」

c.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12/20/2008第四次國共會談的閉幕式再度回應。在其五點建議裡的第五項「及早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從兩岸實行不同經濟制度和體制的實際出發,考慮兩岸資源、經濟規模、產業結構、市場容量等方面差異,遵循雙向互惠、共同繁榮原則,和先易後難、逐步推進的步驟,確立正確發展目標。」

d.12/31/2008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座談會上,身兼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與軍委書記的胡錦濤發表談話。其中所謂胡六點中的第二點「推進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再次明確表達出大陸對於兩岸簽署CECA的意願。

5.預計可能行程

a.對於兩岸應該如何進行簽署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CECA)的問題,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日前表示,可以透過智庫或學術單位先進行研究,第一步是兩岸先溝通,成熟之後再由政府的專案小組進行研究,然後第三階段再安排兩岸主管單位會面。

b.由於預計在1H09將舉行的第三次江陳會談中因時程安排上,馬英九總統已定調將會對兩岸直航班機、票價及金融監管、打擊犯罪等議題進行協商,確定無法將CECA議題排入議程。但我們預期在第三次江陳會談的決議中,兩會將可能會把CECA議題列入第四次江陳會談的討論。

6.未來可能影響

a.降低未來東協10+3於2010年開始運作的衝擊

據日前台經院所做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其他國家的關稅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中國與東協一旦締結自由貿易協定,在雙方所有產品的關稅皆降為零的情境下,中國與東協的國內生產毛額(GDP)都將因而有所增長;中國的GDP成長幅度約為0.57%,東協各國的GDP成長幅度則在1%-5.73%之間。就個別產業來講,未來中國與東協所締結自由貿易協定於2010年開始運作,而台灣被排除在外,在大陸與東協雙邊貿易障礙皆撤除的情況下,台灣最不利的產業依序則是:成衣業、皮革業、紡織業、塑化業、木材加工及紙製品業。所以未來若兩岸能簽署CECA,台灣將可透過大陸與東協的貿易協定方式,經由大陸轉銷商品至東協10+3的其他國家。

b.中國貨品將同樣進入台灣市場,勢必會對被台灣本身保護的產業受到衝擊

未來兩岸簽署CECA之後,大陸產品同樣可以進入台灣。預計在毛巾、鞋類、家具、製鞋、織襪、陶瓷等傳統製造業,以及包括稻米、大蒜、香菇、花生等831項尚對大陸進行管制的農產品勢必將受到衝擊。為此,若能在未來兩岸進行CECA談判的同時,對台灣本身需要保護的產業進行開放上的設限(如日本),預期將可減少CECA簽訂後對於台灣部份產業的負面影響。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透過免稅天堂登陸 當心了  
【經濟日報╱記者黃玉珍/台北報導】 2009.01.14 02:30 am
 

大陸稅務局即將實施反避稅條款,透過BVI、開曼等免稅天堂赴大陸投資的台商,已被列為「黑名單」,應做好租稅風險控管,以防被查稅。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PwC China)合夥人莊子男昨(13 )日在資誠會計師事務所舉辦的研討會上表示,大陸稅務總局即將公布「白名單」(安全名單)國家,透過這些國家赴大陸投資的外商,較不會有被查稅的風險。

BVI、開曼等免稅天堂,則被視為黑名單,透過這些國家赴大陸投資的外商,很容易被會被大陸稅局查稅。

莊子男指出,這項新規定,雖是為了防止大陸內資企業透過假投資方式,赴第三地設立公司後,再以外資身分回大陸投資,以適用兩免三減半的租稅優惠。

香港未列黑名單

不少台商過去礙於不能直接投資大陸的限制,只能透過第三地赴大陸投資,因此,如果是透過BVI、開曼等免稅天堂再轉赴大陸投資的台商,就有被查稅的風險。至於透過香港投資,為了禮遇起見,大陸並未列將香港列為黑名單,至於是否列為白名單,目前尚未知。

莊子男表示,大陸的反避稅條款還包括加強轉移定價(即台灣的移轉訂價)查核,對以代工為主的台商,更是影響深遠。過去,台商常以大陸為低功能、低風險的生產基地,因此,即使不景氣,台商也很難以風險提高來說服大陸稅局利潤已降低的事實。

另一方面,台商習慣將台灣研發技術移往大陸生產,也面臨可能同時被兩岸稅局查稅的風險。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暨法律服務部營運長吳德豐表示,台灣國稅局會要求台商一定要跟大陸分支機構收取技術服務費。

吳德豐建議,台商應該建立可以讓兩岸、甚至全球各投資所在地的國稅局都能接受的移轉訂價報告,也就是說向台灣國稅局提出的移轉訂價報告可以同時被大陸稅務局、美國稅局接受。或是向大陸稅務局提示的轉移定價報告,也能被台灣國稅局接受。

準備成本分攤表

【記者黃玉珍/台北報導】大陸稅務局已預告今年將實施反避稅條款,會計師提醒,大陸年度營收在人民幣2億元以上的台商,5月31日前就要提示正確的成本分攤協議、關聯交易匯總、納稅調整項目明細等報表,以免被大陸稅務局列為查稅對象。

據瞭解,不少台商台灣總部財務部門,已收到大陸分支機構同事,請求協助填寫各項報告。大陸稅務局收到上述表格後,會存檔備案,留待查稅參考。萬一台商被懷疑填寫不實或逃漏稅時,大陸稅務局就會調出存檔資料,詳加查核。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莊子男指出,大陸將實施的反避稅條款,對於關聯交易的範圍擴大,要求申報的同期資料很多,以及資本弱化的調整等,都訂的很仔細,可見大陸稅務總局這次是有備而來。

依據預告的實施條款,在大陸年度營收在人民幣2億元以下、且其他關聯交易金額在人民幣4,000萬元以下的企業,可以不必提列同期資料。

不過,大陸的反避稅條款也不全是壞消息,根據已公告的暫定內容,大陸稅務總局將主導企業洽談單邊、雙邊或多邊的定價安排協議(APA),而且可以追溯適用,不像過去必須地稅局先查完稅才能簽APA,此點則符合企業的期待。

【2009/01/14 經濟日報】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報】09年兩岸金融開放契機

( 2008/12/29 12:11 寶來證券 )

《金融新思維:兩岸直接金融樂觀其成,首選國泰金、富邦金、元大金》

◎兩岸金融現況與未來政策可能開放總覽:

目前,中國對於外資保險公司開放最早,設立時,主要母公司總資產規模限制較銀行、券商小,業務經營限制也最少。但在外資券商方面,則是開放最少、限制較多,不得經營經營a 股經記、自營業務。而大陸對外資銀行設立分行、子行時,母公司總資產門檻仍高,目前符合設立分行資格者有14 家銀行、20 家可設子行。未來兩岸金融開放,台灣方面,將積極爭取分行縮短人民幣業務經營(目前為分行設立前2 年連續獲利、提高參股上限、設立資產規模限制門檻,證券業方面,則以經營a 股經紀、自營業務為主要協商。

◎政策開放契機與效應評估:

整體而言,開放登陸,銀行業直接效益大於證券業、壽險業。短期內,若目前台灣七家金融機構(彰銀、合庫、華銀、一銀、國泰世華、中信銀、土銀辦事處升格為分行,可直接服務台商客戶,掌控台商企業大陸營運借貸情況,以及上下游產業脈動,長期而言,參股能取得通路,承做人民幣業務,大陸內需市場成長強勁,放款、財富管理、銀行卡等業務,可賺取2 倍利差,因此,銀行業登陸效益,短期內可複製台灣經驗與客戶服務延伸,受惠最大、最快。

◎台灣金融機構登陸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分析與評價:

以香港為例,中國大陸與香港於2003 年6 月,簽署「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積極加強雙方金融合作,cepa 簽定前一年,香港金融股平均股價淨值比為1.9倍,2003 年6 月cepa 簽訂以後,評價即拉升至2.18-2.2 倍,2007年簽訂cepa 補充協議三時,平均p/b 更達2.5 倍,最高p/b 為2.8 倍,目前台灣金融指數股價淨值比小於1 倍,評價處於低檔,未來兩岸金融開放,長期roe 提升與評價re-rating 具想像空間。

◎台灣主要金融機構登陸優勢與策略:

目前兩岸政治氣氛良好,09年兩岸簽訂mou可能性大,以平等互惠為原則,台灣方面若持續開放政策,開放大陸4 大銀行來台設立辦事處、開放陸銀經營新台幣業務、聯銀卡開放台灣使用等,則兩岸金融開放樂觀其成,投資建議以資產規模大、佈局完整、優先受惠、產業龍頭的國泰金、富邦金、元大金為首選。

◆兩岸金融市場比較

首先,從兩岸金融機構資產品質來看,台灣本國銀行經歷第一次金融改革與信用卡、現金卡雙卡風暴,大幅打銷呆帳,逾放比自2001 年高峰11.27%下滑至10 月底1.54%,反觀中國主要商業銀行逾放比,至3q/08仍高達6.01%(如圖一,在放款風險控管上,仍較薄弱,因此,台灣本國銀行資產品質大幅優於中國主要商業銀行,健全完整的放款徵授信制度、較嚴謹風險控管能力,是台灣本國銀行優勢。

利差方面,央行自2001 年科技泡沫時,大幅降息,在2003 年6 月sars 期間,將重貼現率降至歷史新低1.375%,本國銀行加權存放利差因此自2.5%-3%呈下滑趨勢,隨後,雖然利率緩步走揚,本國銀行仍然因為家數過多,削價競爭,加上雙卡高利差榮景不再,使金融機構利差維持低檔,3q/08 利差僅為1.66%,同時期,大陸方面則仍維持利率高檔,1年期存放利差達3.06%,如圖二,因此,未來台灣金融機構登陸,承做人民幣業務存放業務,賺取人民幣利差,資金運用效率可達新台幣2 倍,將為主要獲利來源。

另外,從放款規模上來看,目前台灣主要金融機構放款餘額為新台幣18.6 兆元(約美金5685 億元、大陸金融機構人民幣放款規模則為人民幣29.8 兆(約美金4.4 兆元,其中80.9%為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門貸款,19.1%為一般居民貸款,因此,就放款市場規模來看,大陸放款市場潛力為台灣7.7 倍、放款年成長率為台灣3.5 倍、gdp 成長率為台灣3 倍,大陸伴隨著快速經濟成長,與開放外資企業登陸,非金融性公司貸款比重大幅增加(2007 年1 月比重為56.2%,台商西進大陸,放款需求增加,開放兩岸金融機構,跟隨台商腳步,有利於掌握台商企業上下游產業脈動與企業在兩岸金融機構放款資訊,降低台商企業在大陸隱藏行為下,可能產生的道德風險。

從獲利與評價面來看,1995-1999 年本國銀行獲利多達1000 餘億元,股東權益報酬率約為10%以上,金融指數評價在1997 年最高達3.2 倍股價淨值比,2001 年第一次金融改革開始,金融機構積極改善資產品質,2005 年雙卡風暴,每年大幅提列呆帳損失,影響獲利,收益面,則因銀行家數過多,同質性高,常續性核心業務獲利下滑,roe 呈下滑趨勢,使金融指數評價低於2 倍股價淨值比。以2007 年為例,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roe 分別高達13%、16%、19%,股價淨值比達4-5.5倍,相較於台灣金融機構,大陸銀行以2 倍獲利,創造2-4 倍評價(如圖四,因此,台灣金融機構唯有利用未來兩岸開放契機,創造更高獲利,才能大幅拉升評價。

 

 

 

 

◆兩岸金融現況與未來政策可能開放總覽

富邦金已透過香港富邦銀行持有大陸廈門商業銀行19.99%股份,正式為台灣第一家優先登陸之金融機構。政府持續鬆綁兩岸金融政策,開放銀行人民幣兌換業務、放寬基金投資陸、港股限制、開放陸資投資台股、台港etf 掛牌、券商間接登陸等政策,來透過海基、海協兩會協商,簽定銀行、證券、保險兩岸監理備忘錄(mou,以目前兩岸對談政治氣氛來看,09 年開放金融機構直接登陸可以期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目前,中國對於外資保險公司開放最早,設立時,主要母公司總資產規模限制較銀行、券商小,業務經營限制也最少。但在外資券商方面,則是開放最少、限制較多,目前大陸僅開放8 家外資合資券商,並不得經營經營a 股經記、自營業務。

而大陸對外資銀行設立分行、子行時,母公司總資產門檻仍高,分別為200億美元、100 億美元,台灣本國銀行37 家當中,目前符合設立分行資格者有14 家銀行、20 家可設子行,但分行承做人民幣業務仍須2 年連續獲利,子行則有20%參股上限,但消費金融、信用卡、人民幣業務則無限制,並可以較快取得經營通路(如表一。

未來兩岸金融開放,台灣方面,將積極爭取分行縮短人民幣業務經營(目前為分行設立前2 年連續獲利、提高參股上限(目前銀行為20%、合資證券33%、設立資產規模限制門檻,證券業方面,則以經營a 股經紀、自營業務為主要協商。

 

 

◆政策開放契機與效應評估

壽險業為最早開放登陸、合資設立子公司之金融機構,大陸人壽保險市場潛力大,保險密度僅34.1 美元(台灣約1800 美元,保險滲透度僅1.7% (台灣約11.6%,台灣壽險業登陸,僅就台灣經驗,開拓新市場,保險觀念因國情不同,策略發展需當地化,因此,壽險業大陸發展不若銀行業登陸,可直接延伸既有客戶群,獲利效益需時間經營發酵,目前壽險業登陸以國泰人壽(2004 年最早、新光人壽(2007 年、台壽保(2008年等皆陸續取得核准登陸。大陸對外資證券則是限制最多、開放最少,如圖六,07、08 年上海交易所a 股成交日均值分別為台股3、4 倍,近4年日均值平均年成長率分別為1.49%、8%,經手費約為台股2 倍,因此,整體證券市場潛力約為台灣2-4 倍,但a 股經紀、自營業務仍為未來開放經營重點,(如表二。

整體而言,開放登陸,銀行業直接效益大於證券業、壽險業。短期內,若目前台灣七家金融機構(彰銀、合庫、華銀、一銀、國泰世華、中信銀、土銀辦事處升格為分行,可直接服務台商客戶,掌控台商企業大陸營運借貸情況,以及上下游產業脈動,長期而言,參股能取得通路,承做人民幣業務,大陸內需市場成長強勁,放款、財富管理、銀行卡等業務,可賺取2 倍利差,因此,銀行業登陸效益,短期內可複製台灣經驗與客戶服務延伸,受惠最大、最快。

 

 

◆台灣金融機構登陸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分析與評價

台灣金融機構登陸最大優勢在於同文同種,語言障礙與文化隔閡較小,可減少兩岸金融機構合作上衝突,另外,台灣金融機構經歷第一次、第二次金融改革、雙卡風暴,風險控管能力與資產品質均大幅優於大陸銀行,台灣金融機構登陸後,可以進一步掌握客戶大陸銀行借貸情形,降低道德風險。劣勢方面,則在於台灣金融機構規模較小、通路少,大陸金融機構總資產規模為台灣6 倍,兆豐金、合庫資產規模約為中國城市級銀行、信用合作社,獲利能力較不如陸銀,因此,台灣金融機構登陸,以資產規模大者有利,如國泰金、富邦金分別為資產規模第一與第二,為首選,證券業則以元大金具優勢。

以香港為例,中國大陸與香港於2003 年6 月,簽署「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積極加強雙方金融合作;如圖七,自cepa 簽署前一年至2007 年底,香港恆生指數與金融保險指數漲幅高達162%與134%,其中cepa 簽署前後一年,金融保險指數表現超越恆生指數約達17%,因此台灣金融機構多年受政策限制,未來假設台灣在兩岸金融政策直接開放下,金融行情不容小覷,以評價上來看,cepa 簽定前一年,香港金融股平均股價淨值比為1.9 倍,2003年6 月cepa 簽訂以後,評價即拉升至2.18-2.2 倍,2007 年簽訂cepa補充協議三時,平均p/b 更達2.5 倍,最高p/b 為2.8 倍,目前台灣金融指數股價淨值比小於1 倍,評價處於低檔,未來兩岸金融開放,長期roe提升與評價re-rating 具想像空間。

 

 

◆台灣主要金融機構登陸優勢與策略

國泰金大陸佈局最完整:包含人壽、銀行上海辦事處、產險,總資產達3.8 兆元,僅次於台灣金控5.7 兆,為國內上市金融機構資產規模最大,有利於登陸規模經濟、綜效發揮。國泰人壽於2004 年與東方航空合資設立上海國泰人壽,為國內壽險業大陸佈局最早,相較於新光人壽07 年獲准與大陸海南航空合資設立籌備處,國泰人壽具有優先登陸之優勢。目前中國大陸人壽保險滲透度約1.7%,與全球平均水準4.5%、台灣約為11.6%、香港9.2%的比率相較,顯示中國未來保險市場發展的潛力無窮。

國泰人壽2007 年積極擴展大陸據點至17 處,目前已取得北京、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營業執照,合計市場潛力約為整體中國gdp 之33%,07 年上海國壽新契約保單收入yoy +56%,未來大陸業務成長可期。

國泰世華銀行於2002 年設有上海辦事處,具兩岸金融開放,辦事處升格為分行題材,國泰世紀產險07 年獲准在大陸籌建產險公司,於2008年中開業,以獨資型式參與大陸產險業務。國泰金積極布局大陸市場,大陸壽險持續擴充據點,複製台灣銀行、壽險雙核心策略,加速業務成長,若兩岸開放金融業務往來,預估國泰金可創造最大金控大陸發展綜效,長期長續性roe 可提高至14.74%,長期評價可拉升至2.9 倍股價淨值比。

富邦金以廈門為大陸發展中心,具唯一優先登陸優勢:富邦金在合併ing 安泰人壽後,擴大壽險版圖,資產規模躍升為第三(2.5 兆,兩岸三地經營有唯一優先登陸之優勢。富邦金經營台港業務,成效已漸顯露,1h/08 香港富邦銀行台灣相關業務占營業利益比重由07 年同期24%拉高至29%,台灣相關業務營業利益,yoy+39%,台灣業務已進入收成期,未來將持續兩岸三地銀行、產險、證券資源整合,大陸以廈門為營運中心,向外拓展,連結台灣、香港集團資源,持續發發揮跨國產品銷售滲透度,廈門商銀併購案已獲得大陸政府正式許可,透過香港富邦銀行19.99%持股,未來若兩岸政策開放,參股上限可提高,富邦金可受惠。

官股方面,企業金融放款比重較高:客戶服務延伸與客戶信賴度具優勢,目前土銀、彰銀、合庫、一銀、華銀分別有辦事處,唯官股多為政策性配合,因此登陸腳步較民營金融機構慢,預估未來與大陸金融機構參股方面較為保守。

元大金為證券龍頭,市占率穩居第一,元大證08 年積極佈局大中華區,東南亞透過與新加坡之金英證券合作,東北亞則可望與日本三菱證券策略聯盟,中國大陸與香港於2003 年6 月,簽署cepa,積極加強雙方經貿合作,自cepa 簽署前一年(2002 年至2007 年底,香港恆生指數漲幅高達162%,其中近5 年港股日均值複合年成長率高達68%,反觀台股同期日均值年成長率僅為11%,因此台灣投資環境多年受政策限制,未來假設在兩岸政策開放下,台股行情不容小覷,想像空間大。

目前兩岸政治氣氛良好,09 年兩岸簽訂mou可能性大,以平等互惠為原則,台灣方面若持續開放政策,開放大陸4 大銀行來台設立辦事處、開放陸銀經營新台幣業務、聯銀卡開放台灣使用等,則兩岸金融開放樂觀其成,投資建議以資產規模大、佈局完整、優先受惠、產業龍頭的國泰金、富邦金、元大金為首選。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能源周報》輕原油續疲 天然氣震盪頗大
KGI凱基期貨 2008-12-25
 
紐商主要能源:

輕原油本週表現持續疲弱,在總體經濟局勢續弱下,儘管原油庫存意外下跌了310萬桶,不過從種種經濟數據,包括上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再創下26年以來新高,以及新屋銷售等經濟指標皆不如市場所預期來看,油價要出現穩定走勢恐怕也不太容易,另外從EIA所公佈紐約期交所的原油交易地奧克拉荷馬州的Cushing,目前庫存量更是創2004年以來的新高,因此總體經濟的疲弱或許是油價的主要壓力所在,如何適當來調整庫存,也考驗著OPEC產油國如何更有效率規劃,才能真正穩定目前跌跌不休的油價。EIA上週原油庫存減少310萬桶,較去年同增加2,460萬桶,汽油部分則是增加330萬桶,較去年同期增加140萬桶,燃油部分則是減少70萬桶,較去年同期增加140萬桶。

技術面,輕原油在本週還是持續走跌,在40每元整數關卡失守之後,多方節節敗退,週三最低甚至來到了35.13美元,與週一K線形成下降三法格局,搭配KD指標迅速下竄,空方力道實在不容小覷,本週週線目前為長黑型態,與五週均線乖離有拉大傾向,短期間不排除仍有修正空間,從月線上看來1月期約結算當日低點已在連續月下探了從1998年底到2001年底的長期上升線,2月期約能否守住此線攸關長期多頭的最後一道防線。

燃油本週仍為疲弱,在上週5日線再度往下交叉10日均線後,間距有逐漸往下散開的跡象,KD指標出現低檔鈍化外,週三線型更是以長黑K拉大了與5日均線的距離,週K方面在前兩週子母線後,本週未開高且往下摜破前週低點,對於後市走勢頗為不利。

汽油本週仍延續上週跌勢,在12/15出現上影線轉折後,一連以八根長黑往下探底,空方追賣力道頗強,週一更是一舉跌破12/5的前波轉折點,恐怕修正的空間將再擴大,從週線觀察,目前也是以長黑K型態,均線仍持續往下散開,中長線仍不利後市發展。

從CFTC至2008/12/16日止公佈的期貨場內多空,輕原油總未平倉減為1,166,910口,基金多增空減,淨多單增為64,120口為總未平倉的5.5%,價差單則減為310,982口,商業端多減空增,淨空單增為60,767口為5.2%,散單翻為淨空單3,353口。燃油總未平倉增為223,673,基金多增空減,淨多單增為7,663口為總未平倉的3.4%,商業端則空單加碼較多,淨空單增至14,706口為6.6%。RBOB汽油總未平倉增至202,393口,基金空單減碼較多,淨多單增為51,505口為25.4%,商業端空方增加較多,淨空單增為55,624口為27.5%。

天然氣在本週震盪頗大,週一最低一度來到5.21美元逼近去年8月底低點,所幸在收了小十字線後,多方開始出現承接力道,週二長紅一舉站上5日和10日均線,形成孤島反轉型態,週三再以紅K作收,顯示多方防守意願頗積極,目前短均有稍微反轉向上,若能搭配交叉價格在突破月均線作轉折,則有較強反彈機會,就週線觀察,目前轉為長紅K,並站上5週均線上,若能守穩反彈機率將增加。

EIA公布至12/19日止庫存數據為30,200億立方英尺,較前期減少1,470億立方英尺,較去年同期減少350億立方英尺。

在CFTC籌碼面公佈至2008/12/16日止的場內部位變動,總未平倉減為712,293,基金部位多減空增,淨空單增至162,834為總OI的22.9%,價差單略減為255,842,生產端為主的商業部位多增空減,淨多單增為123,037口為17.3%,散單則空方減碼較多,淨多單增為39,797口為5.6%。

 
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提供,為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理財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預期OPEC 減產有利塑化產業反彈

( 2008/12/15 10:46 寶來證券 )

《預期4q08 為塑化產業近期谷底,建議逢低佈局》

◎研究員調升對塑化產業看法至中性偏多,主要理由:1.目前塑化價格超跌:目前塑化報價回到2002~2003 年水準,但當時石油價格約20~30 美元/桶,以目前油價來看,顯然塑化報價已經超跌。2.庫存回補需求顯現:上週塑化報價大幅震盪,部分庫存回補買盤已經進場。3.各國振興經濟方案將逐步發酵:近期全球聯合大幅降息、挹注流動性加上各種財政/貨幣政策將帶動經濟活動慢慢復甦。4.原料成本逐步降低:目前中油11 月乙烯合約價已經來到每噸700美元,較高點1740 美元跌幅達六成。

◎預期opec 將於11 月29 日在開羅舉行非常規會議,並於12 月17 日在阿爾及利亞召開會議。一般預料將減產150~200 萬桶/日。在供給減少、冬季取暖需求增加以及全球央行降息以及大力挹注流動性下,預期此次減產效應將在12 月份起開始發酵,未來油價有機會緩步走揚至60~70 美元/桶,帶動塑化報價上漲,有助需求進一步回籠以去化高價庫存,並改善產品負利差的虧損狀態。

◎各塑化產品報價10 月份大跌超過30%,加上高價原料/成品庫存,塑化廠包括台塑四寶第四季都面臨虧損窘境。由於塑化產業整體開工率仍低、且中東產能將在明年陸續開出,塑化報價沒有大漲空間,僅是短期反彈。加上明年3 月底將公布今年財報,難看的財務數字將對股價造成壓力,建議操作期間約3 個月(12~2月。風險因子包括:1.油價走勢不如預期,無法帶動塑化報價上揚;2.系統性風險:如美國車廠因紓困案不過而倒閉,再次衝擊全球股市。

◎我們推薦報價率先反彈的產品包括pvc、pe、dop,由於二線廠本益比偏低加上產能調整較為彈性,未來股價表現將優於四寶,推薦標的為華夏 1305(TW) 、聯成 1313(TW) 、台聚 1304(TW) 和亞聚 1308(TW) 。

◆國際油價跌勢不止,opec 將減產刺激油價

由於國際油價跌勢不止,opec 將於11 月29 日在開羅舉行非常規會議,並於12 月17 日在阿爾及利亞召開會議,為進一步減產作準備。一般預料將減產150~200 萬桶/日。在供給減少、冬季取暖需求增加以及全球央行降息以及大力挹注流動性下,預期此次減產效應將在12 月份起開始發酵,未來油價有機會緩步走揚至每桶60 美元以上。

 

◆塑化產業現況及看法

各塑化產品報價10 月份大跌超過30%,加上高價原料/成品庫存,塑化廠包括台塑四寶第四季都面臨虧損窘境。研究員調升對塑化產業看法主要理由:1.目前塑化價格超跌:目前塑化報價回到2002~2003 年水準,但當時石油價格約20~30 美元/桶,以目前油價來看,顯然塑化報價已經超跌。2.庫存回補需求顯現:上週塑化報價大幅震盪,部分庫存回補買盤已經進場。3.各國振興經濟方案將逐步發酵:近期全球聯合大幅降息、挹注流動性加上各種財政/貨幣政策將帶動經濟活動慢慢復甦。4.原料成本逐步降低:目前中油11 月乙烯合約價已經來到每噸700 美元,較高點1740美元跌幅達六成。

儘管需求仍然疲弱,但已有部分庫存回補買盤,市場多空看法紛歧,因此仍有部分廠商持續觀望,再者,第一波僅是庫存回補,並非經濟好轉的需求回升。

◆基於opec 減產刺激油價以及各國政府救市推動需求回籠的前提下,預期塑化產業營運將逐季好轉

若此時opec 減產能有效激勵油價走揚,則有助需求進一步回籠以去化高價庫存,加上合約價的遞延效應,未來報價走揚但原料合約價持續下滑,將有助於扭轉塑化廠目前負利差的虧損狀況,另外,各國政府擴大公共支出等方案、挹注流動性及央行大幅降息,各種財政、貨幣政策將在未來逐漸顯現,並推升塑化產品需求。研究員預估第四季塑化廠都將虧損,明年第一季起可望小賺或虧損縮小,由於第三季通常是塑化旺季,因此未來四季的獲利狀況將呈現逐季走揚,第四季可望為近期谷底,未來股價將有一波反彈走勢,建議可以逢低佈局。但整體開工率仍低,加上明年3 月底將公布今年財報,難看的財務數字將對股價造成壓力,建議操作期間約3 個月(12~2 月。風險因子:1.油價走勢不如預期,無法帶動塑化報價上揚;2.系統性風險:如美國車廠因紓困案不過而倒閉,再次衝擊全球股市。

◆僅是短期反彈,風險因子為:油價走勢不如預期、系統性風險

由於塑化產業整體開工率仍低、且中東產能將在明年陸續開出,塑化報價沒有大漲空間,僅是短期反彈。加上明年3 月底將公布今年財報,難看的財務數字將對股價造成壓力,建議操作期間約3 個月(12~2月。風險因子包括:1.油價走勢不如預期,無法帶動塑化報價上揚;2.系統性風險:如美國車廠因紓困案不過而倒閉,再次衝擊全球股市。

上週塑化報價已與油價脫鉤,主要係因價格跌幅過深以及中國四兆人民幣振興經濟方案出台後帶動部分廠商回補庫存。研究員預估短期內油價超跌,將有機會止跌反彈,帶動塑化報價繼續走揚,預期未來三個月內股價將有一波反彈走勢,研究員調升塑化產業短期看法至中性偏多。由於二線廠本益比偏低,加上產能小調度較為彈性,較一線廠更能快速轉虧為盈,未來股價表現相對活潑,建議以率先反彈的dop、pvc、pe 產品,包括華夏、台聚、亞聚、聯成等為佈局標的。

◇華夏 1305(TW)

華夏十月營收5.48 億元、yoy -20.5%,本業虧損3 千萬元,轉投資台氯由於需求疲弱九月份停工加上原料庫存成本高,單月虧損8 千萬元,合計單月虧損1.1 億元,或eps -0.26 元。十月份起,華夏pvc 產能已經全開以去化vcm庫存,轉投資台氯也在10 月底開車。由於pvc 價格在10 月份由每噸940 usd 降至635 usd,11 月份最低來到580 usd,vcm價格10 月份由768 usd 跌至505 usd,11 月vcm現貨價跌至每噸405 usd,預估華夏11 月整體虧損將持續擴大1.6 億元,近期受到印度信賴集團停產以及大陸4 兆振興經濟方案激勵,塑化價格全面反彈後,已有部分需求回籠,11 月份接單6000 噸已接近正常水準,目前停止報價。

預估消化部分高價庫存後,12 月份虧損可望大幅縮小至0.4 億元。預估明年第一季可望達到損益兩平。大陸電石法pvc 短期內不具競爭力:電石法pvc 佔大陸產能70%以上,供應廠商40 家,佔602 萬噸,26 家停工,其餘平均開工率30~40%,乙烯法3 家92 萬噸,一家停工,60~70%,混合法4 家,停2 家,開工率40%。目前電石法成本約在6000rmb,目前國際pvc 行情約每噸600 usd,或人民幣約5100rmb,短期內電石法pvc 無競爭力而關廠。

展望明年,受需求疲弱及價格大跌影響,預估營收仍將持續下滑,對pvc 產業較有利的是由於中東及大陸大量乙烯產能開出,有助壓低原料成本,毛利可望由今年8.35%提高至10%。預估華夏08 年營收89.5 億元,yoy +2.32%,稅前淨利1.97 億元、yoy +248.68%,稅後eps 0.41 元。09 年營收71.6 億元、yoy -20%,稅前淨利2.65 億元、yoy +34.64%,稅後eps 0.52 元。以08 年底淨值11.76 元,目標價給予0.6xpb08。

 

◇聯成 1313(TW)

聯成主要產品為dop 及pa,分別佔營收比重達64%、29%,另有部分合成樹脂。dop 及pa報價今年以來分別由高點每噸2090 美元、1530 美元最低來到710 美元、600 美元,跌幅達66%、60.7%,由於中國振興經濟方案出台後,部分公共建設支出提高對pvc 的需求,軟質pvc 的生產須使用dop 作為軟化劑,dop 及pa 價格隨著pvc 需求回籠,分別反彈65 美元、75 美元,或9.2%、12.5%。

由於台塑年產25 萬噸正丁醇廠,該產能將排擠其他廠商轉而生產正丁醇的同類產品2-eh,因2-eh 是dop 的上游原料,2-eh 價格下滑將有利dop 的成本降低。在10 月塑化原料跌勢擴大下,預估聯成11 月營收將持續下探,為了消化高價庫存更將衝擊第 4 季獲利,研究員預估聯成仍可維持獲利,eps 0.1 元;由於聯成產品不會受到中東產能衝擊,營運相對穩健,預估聯成08 年營收73.5 億元,yoy -3.27%,稅前淨利13.1 億元、yoy -43.7%,稅後eps 1.44 元。預估09 年營收63.9 億元、yoy -13%,稅前淨利9.5 億元、yoy -27.3%,稅後eps 0.99元。以08 年底淨值17.5 元,目標價給予0.6xpb08。

 

◇台聚 1304(TW)

受到全球金融風暴影響,景氣下滑導致需求疲弱,加上銀行緊縮銀根,企業難以取得融資以及貿易商拋貨求現,台聚出貨量自七月份起呈現逐月遞減,九月份出貨僅六成,為了控制庫存,九月份開工率降至四成多,十月份更低,僅三成多。目前公司採取現款交易,放帳需要抵押,短期內無倒帳風險。

塑料價格近期跌幅加劇,目前hdpe、lldpe 價格為每噸765 美元、795 美元,自高點累計跌幅達58%。近期由於大陸四兆人民幣振興經濟方案出台,激勵大陸ldpe、lldpe 的需求回籠,加上主要塑化廠持續降低產能利用率,韓國hanwha 集團將pe 產能利用率降至50%,在回補庫存需求顯現及供給持續降低下,hdpe 及lldpe 價格自上週低點695 美元/噸、705 美元/噸分別彈升70 美元、90 美元,或約10.1%、12.8%。

由於價格下跌以及原料成本仍在高檔,預估台聚第四季將出現虧損,eps -0.28 元。但由於eva 價格仍在高檔,若塑化報價持續反彈,明年第一季可望轉虧為盈。

預估台聚全年營收123.8 億元、yoy +3.94%,稅前淨利13.9 億元、yoy -13%,稅後eps 1.46 元、yoy -23%。展望09 年,預估中東pe 產能在第二季陸續開出,屆時報價仍將滑落,整體產業面臨極大挑戰,預估09 年營收102.8 億元、yoy -17%,稅前淨利8.6 億元、yoy -38%,稅後eps 1.01 元。以08 年底淨值15.63 元,目標價給予0.7xpb08,操作上建議逢低佈局為主。

 

◇亞聚 1308(TW)

亞聚主要產品為ldpe,中東新產能約為110 萬噸/年,預期可能會延後1~2 季開出。eva 部分,全球產能約為200~260 萬噸,且近幾年無新增產能,供需相對平衡,目前價格維持在每噸1400 美元。

塑料價格近期跌幅加劇,目前ldpe 價格為每噸845 美元,自高點累計跌幅達56.6%。近期由於大陸四兆人民幣振興經濟方案出台,激勵大陸pe 需求回籠,加上主要塑化廠持續降低產能利用率,韓國hanwha集團將pe 產能利用率降至50%,在回補庫存需求顯現及供給持續降低下, ldpe 價格自上週低點805 美元/噸上漲40 美元,或約4.9%。

由於價格下跌以及原料成本仍在高檔,預估亞聚第四季恐難逃虧損命運,eps -0.18 元。但由於ldpe 受中東產能衝擊較小,若塑化報價持續反彈,明年第一季可望轉虧為盈。

預估亞聚全年營收58.1 億元、yoy -4.15%,稅前淨利7.8 億元、yoy -21.7%,稅後eps 2.27 元。展望09 年,預估中東pe 產能在第二季陸續開出,屆時報價仍將滑落,整體產業面臨極大挑戰,預估09年營收49.4 億元、yoy -15%,稅前淨利4.8 億元、yoy -39%,稅後eps 1.43 元。以08 年底淨值21.3 元,目標價給予0.6xpb08,操作上建議逢低佈局為主。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歷史經驗看通用汽車

( 2008/12/15 11:41 寶來證券 )

《出貨減緩+庫存增加 建議減碼外銷汽車零件股》

◎龐大退休金和醫療保險費用,已使通用財務狀況搖搖欲墜:美國汽車廠最主要的財務考驗,是背負著沉重的退休工人負擔:金額巨大的退休金和醫療保險成本費用,現有員工、已退休員工所需支付的醫療保健成本平均到每台汽車和卡車上是1,500 美元。原本財務就已經艱困的通用,在歷經高油價及金融風暴的雙重沖擊下,本業更出現嚴重虧損,面臨著史上最大的營運風險。

◎高油價、金融風暴、信用緊縮成為壓倒通用汽車的最後一根稻草:通用汽車第三季營收為379 億美元,yoy-13.2%,3q 淨虧損為25億美元,每股虧損4.45 美元,1~3 季共累積虧損共37.52 美元。通用2008 年1~10 月銷售量為258 萬台,yoy -20.4%。全美汽車銷售量1156 萬輛(至10 月止,yoy -14.6%。

◎通用走過1970 年的石油危機、1990 年波灣戰爭後的不景氣:1979年發生第二次石油危機,美國市場轉為小型車需求的影響下,使得美國三大車廠銷售量滯銷,1980 年美國三大車廠總計有45 億美元的赤字,靠著美國政府出借保證融資、保護主義興起(日本汽車對美輸出自主限制,使得三大車廠於1983 年開始轉虧為盈。使得通用成功通過第一次倒閉的難關。

◎1989 爆發波灣戰爭,北美景氣開始衰退,北美汽車市場1500~1600萬台/年的總銷量下滑到1200 萬台/年。1991 年gm虧損45 億美元,1992 年因變更會計制度需預先提列退休員工健康保險準備金211 億美元,使得當年虧損金額高達235 億美元。經關廠、裁員、削減支出成本、引進日式生產體制、進行改革,在1994 年終於開始轉虧為盈,經過徹底的事業重建才重拾競爭力。通用再次成功的通過第二次關門的危機。依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不論是整併、融資或是補助政策,美國三大汽車產業要渡過難關都需要政府的協助計劃。

◎我們認為此波將間接影響oem 汽車零件類股的存貨及應收帳款,其中以和大 1536(TW) 影響最大,因和大主要營收來源為北美三大汽車廠之tier1 廠商,故我們建議相關類股逢高減碼,待政策明朗化再行佈局為較佳之策略。

◆龐大退休金和醫療保險費用,已使通用財務狀況搖搖欲墜

美國汽車廠最主要的財務考驗,是背負著沉重的退休工人負擔:金額龐大的退休金和醫療保險費用,現有員工、已退休員工所需支付的醫療保健成本平均到每台汽車和卡車上是1,500 美元。原本財務就已經艱困的通用,在歷經高油價及金融風暴的雙重沖擊下,本業更出現嚴重虧損,面臨著史上最大的營運風險。

◆高油價、全球金融風暴成為壓倒通用汽車的最後一根稻草

通用汽車第三季營收為379 億美元,yoy-13.2%,3q 淨虧損為25 億美元,每股虧損4.45 美元,1~3q 共累積虧損共37.52 美元。通用2008年1~10 月銷售量為258 萬台,yoy -20.4%。全美汽車銷售量1156 萬輛(至10 月底止,yoy -14.6%。

 

 

◆通用走過1970 年的石油危機、1990 年波灣戰爭後的不景氣

在經歷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 年後,日本汽車廠開始研發、生產低燃料費的小型汽車,反觀美國車廠,因美國是世界油量蘊含豐富的國家之一,繼續生產大型車,直到1979 年發生第二次石油危機,美國市場轉為小型車需求的影響下,使得美國三大車廠銷售量滯銷,1980 年美國三大車廠總計有45 億美元的赤字,靠著美國政府出借保證融資、保護主義興起(日本汽車對美輸出自主限制,使得三大車廠於1983 年開始轉虧為盈。使得通用成功通過第一次倒閉的難關。

1989 爆發波灣戰爭,北美景氣開始衰退,北美汽車市場1500~1600萬台/年的總銷量下滑到1200 萬台/年。1991 年gm虧損45 億美元,1992年因變更會計制度需預先提列退休員工健康保險準備金211 億美元,使得當年虧損金額高達235 億美元。經關廠、裁員、削減支出成本、引進日式生產體制、進行改革,在1994 年終於開始轉虧為盈,經過徹底的事業重建才重拾競爭力。通用再次成功的通過第二次關門的危機。

◆新政府政策成為通用最後的希望

美國能源部已於10 月中通過,為提高燃油效率、發展節能汽車計劃的250 億美元資金,唯250 億美元貸款不太可能在年底前撥付,故造成了遠水救不了近火。新當選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對外宣稱: 將制定幫助汽車業渡過金融危機的辦法,並研究其它政策選擇,幫助汽車業進行調整,渡過金融危機,並在美國生產節能汽車。依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不論是整併、融資或是補助政策,美國三大汽車產業要渡過難關都需要政府的協助計劃。

◆對台灣股市之影響

研究員預估美國政府將伸出援手拯救美國汽車產業,因美國三大車廠直接雇用員工超過20 萬人,若包含協力廠、外包商、經銷商、維修廠...等,間接維繫著200 萬人的工作,若政府放任美國汽車業倒閉,his globalinsight 首席經濟學家預測:將使美國市業率上升到9.5%,並將減少美國政府1200 億美元/年的稅收。這代表著全球景氣面臨全面性的衰退,台灣市場亦將面臨全面性的衰退衝擊。

我們認為此波北美汽車廠之嚴重衰退,將間接影響oem 外銷汽車零件類股的存貨及應收帳款,其中以和大 1536(TW) 影響最大,因和大主要營收來源為北美三大汽車廠之tier1 廠商,因此建議相關類股逢高減碼,待政策明朗化後再行佈局為較佳之策略。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學人:台灣明年經濟負成長2.9%  
【經濟日報╱中央社十三日電】 2008.12.14 02:57 am
 

英國經濟學人資訊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今天公布最新研究報告,預測明年台灣將出現2.9%的負成長,名列全球經濟表現最差的15個國家之一。

報告指出,中國大陸明年的經濟成長率達7.5%,與衣索比亞並列全球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國家第四名,但這個成長率遠不及過去幾年的表現;香港與美國都將出現1%的負成長。

經濟學人預估,明年全球GDP成長率約僅有0.9%,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因需求大減及原物料價格下跌而降低。

明年,包括美國、日本、歐元區及英國等地區的經濟都將陷入衰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經濟表現,將優於其他新興地區。

報告指出,拉丁美洲將是全球信用緊縮受創最嚴重的地區,外銷出口成長將減緩、觀光客人數減少,原物料價格下跌。

根據「2009年各國經濟預測報告」,明年全球前15個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國家及經濟成長率預估分別是:卡達13.7%、馬拉威8.3%、安哥拉8.2%、衣索比亞7.5%、中國7.5%、剛果7.3%、吉布地7%、亞塞拜然6.9%、坦尚尼亞6.9%、甘比亞6.4%、烏干達6.4%、盧安達6.3%、印度6.1%、伊拉克6.1%、蒲隆地6%。

經濟表現最差的15國:冰島-9.7%、辛巴威-4.7%、拉脫維亞-4%、委內瑞拉-3%、烏克蘭-3%、台灣-2.9%、愛沙尼亞-2.5%、愛爾蘭-2.3%、新加坡-2.2%、英國-2.1%、南韓-1.7%、丹麥-1.6%、匈牙利-1.5%、西班牙-1.2%、瑞典-1.1%。

報告指出,明年全球經濟面臨的威脅包括:爆發新的金融風暴,導致全球金融體系無法穩定;各國施行保護主義,造成世界貿易進一步萎縮。

另一值得注意的威脅則是地緣政治,包括伊朗的核子計劃、恐怖分子攻擊及幾個主要國家政治不穩定。

【2008/12/14 經濟日報】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 Dec 2008 08:10
〔專欄節選〕黑暗隧道還有多長?為全球經濟把脈--今周刊「老謝開講」

(本文由台灣《今周刊》雜誌提供,節選自12月11日出版的當期「老謝開講」專欄)

 

金管會新任主委陳沖十二月四日到立法院財委會備詢,立刻被立委們問到,股市何時才會落底?陳沖沒有迴避,採取正面回應的態度,他說,依據德意志銀行的研究報告,S&P500落底的最長時間是二十五個月,如果有突發事件,類似九一一恐怖攻擊,最短的落底時間只有三個月。

 

立委再追問陳沖說,是不是一直要到明年十一月股市才會回升,陳沖說這可能陷入「歷史論定主義的謬誤」,所以他說「沒有答案」。又有立委問,目前的股市是不是正常?陳沖答稱:資本市場永遠反映經濟情況與市場供需,沒有一個國家能自外於國際金融體系。如果國外股市不正常,台灣也很難正常。如果市場供需產生這樣的股價,也只能說這是一個正常的結果。

 

新科金管會主委陳沖到立法院上第一堂課,他的答詢不卑不亢,得到很高的評價。而陳沖主委引用德意志銀行研究報告,認為台股最長要二十五個月落底,也引來大家在金融海嘯之後,「尋底」的動機,像國票證券董事長丁予嘉就認為台股六個月之內即可落底,時間落在明年第一季。瑞展產經的陳忠瑞則認為明年一、二季是景氣的谷底,是進場的好時機。

 

不過正如陳沖所說,沒有一個國家能自外於國際金融體系,我們先看看國際級的研究機構及專家如何看未來的世界經濟。

 

最受矚目的是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簡稱NBER),這是一個集合全美國頂尖經濟學家,專門研究經濟周期的非牟利獨立組織,十二月二日提出報告指出,美國這一輪的經濟周期於O一年十一月正式展開,頂峰在O七年十二月已出現,成長期共計七十三個月。在失業率攀升及信貸緊縮之下,這次金融海嘯很可能是二次大戰後最長的經濟衰退周期,甚至是一個持續很久的大衰退(GREAT RECESSION)。

 

根據NBER的準則,美國史上最長的衰退期是一八七三年到七九年,為期六十五個月,其次是一九二九到三三年的大蕭條,為期四十三個月。之後美國雖然合計經歷了十二次衰退,但為期最長只有十六個月,分別出現在一九七五年三月及八二年十一月。這次NBER主席James Poterba暗示此次金融海嘯造成的經濟衰退可能超過十六個月,是二戰後最長的一次。他說:「我們研究了過去一年的多項事件,遍及房屋、信貸及金融市場,得出的結論罕見地一致,那就是衰退恐怕要持續一段時間。」

 

即將出任白宮最高經濟顧問的薩默斯也指出一連串數字顯示,經濟下滑的速度正在加快,新總統歐巴馬上任後將迅速推出拯救經濟的新方案,但對於經濟衰退期何時才能結束,NBER並沒有給出明確答案。不過今年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克魯曼(Paul Krugman)在接受CNBC訪問時,卻很明確地指出,這次全球經濟衰退會持續到二O一一年,他認為美國這次陷入衰退會比一九八八年的日本泡沫經濟還嚴重。

 

NBER的專家也有人說,這次全球經濟大衰退造成的骨牌效應,會比一九二九年的大蕭條還嚴重。不過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卻跳出來指出,這次金融海嘯的規模仍無法與三O年代的大蕭條相提並論。柏南克認為三O年代的大蕭條牽動世界經濟造成的不景氣長達十二年之久,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其間失業率一度飆升到二五%,生產總值萎縮三分之一,全美三分之一的銀行倒閉,股市大跌逾九成。

 

當年美國政府犯了兩個大錯,一是採取了過度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利率不斷衝高,加重經濟危機;這次是全球政府猛力降息寬鬆銀根。二是當時的決策者對金融體系的危機坐視不管,眼睜睜看著數百家,甚至數千家銀行倒閉,Fed卻坐視不顧;這次各國政府都砸大錢為金融機構紓困,甚至把問題金融機構收歸國有,柏南克認為全球一起滅災,應有機會化解金融危機。

 

十二月四日世界各國政府奮力降息,英國政府繼先前降息六碼之後再降息四碼,利率降為二%,歐盟再降三碼,利率剩二.五%,而瑞典更是一口氣降七碼,將利率降至二%,紐西蘭則是再降六碼,利率降至五%,瑞士降息四碼,利率剩下一%,亞洲的泰國降四碼,成為二.七五%,中國則是一口氣降一.O八%,利率成為五.五八%,而美國在十月二十九日降息到一%之後,很可能還會有降息大動作。

 

金融海嘯之後,世界各國政府降息與注資大動作都一起來,已有經濟專家擔心治癒了這次金融海嘯後,將造成全球更大的經濟泡沫。

 

不過在這麼多的悲觀預期當中,瑞銀的二OO九年最新投資報告,倒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瑞銀認為股價已低廉,加上各國政府積極穩定金融系統,將逐漸吸引投資人重返股市,全球股市將能安然度過經濟全面衰退的襲擊,並且在O九年出現強力反彈。

 

瑞銀的報告估計S&P500指數在O九年將有五三%的彈幅,目標價上看一千三百點,這個漲幅將超過S&P500歷年以來年度最佳漲幅紀錄。瑞銀也預測英國富時一百指數到O九年底將大漲四一%,目標價上看五千八百點,泛歐績優股指數也有二五%的彈升空間,瑞銀預測拉丁美洲市場O九年也將展開反攻,其中最看好巴西股市。

 

瑞銀特別強調O九年出現第一道曙光的時間會比多數投資人預測得還早,瑞銀認為經過過去一年來的股市大跌,多數市場股價已經很便宜,投資人可以在超跌的市場,尋找「成長股」承接的機會已來臨。瑞銀表示,目前美國S&P500的P∕E只有十一.三倍,而過去五年的平均是十九.五倍,至於英國的FTSE100只有七.四倍,盡管O九年的總體經濟及企業獲利前景仍然險峻,但是股價老早已反映了這些利空。

 

這次金融海嘯讓很多投資大師都栽跟頭,從股神巴菲特、投機大師索羅斯,到商品投資大師羅杰斯,甚至是戰功彪炳的沙國王子阿瓦里德,都在金融海嘯中折翼,顯然金融海嘯的威力不容小覷。投資人千萬不可低估金融海嘯對「價格破壞」的重大殺傷力,不論是全球股市或是原物料行情,甚至是匯市,都出現前所未見的「價格破壞」。

 

到目前為止,美國股市經常動輒大漲又大跌,代表了市場多空交戰仍激烈,這種跌幅已達五成的市場,多空仍在激戰,這絕非股市的底部,按照股價的趨勢與結構來看,美股多空激戰過後,未來還必須經歷休養生息的量縮盤整階段,屆時美股出現「價穩量縮」行情,才是股市曙光再現的轉佳時機。

 

經過了一輪金融大海嘯襲擊,全球投資人宛如置身在黑暗的隧道中,大家都希望黑暗隧道接近盡頭,很快能看到曙光,不過像巴菲特等投資大師銀彈充足,他們彷佛拿著手電筒走在漫長的隧道,不管隧道有多長,他們終將走出黑暗隧道,見到曙光。可是一般銀彈不足的小散戶,每個人都拿著火把,這個火把不可能燃燒很久,若是黑暗隧道太長,在見到曙光之前,可能已被火把灼傷了手。

 

所以,股市「探底」是困難的,在黑暗隧道未現曙光之前,大家仍宜步步為營,淺嘗即止,切忌下大注。展望未來,必須面對三大問題:How Low、How Bad、How Long,通常一個經濟衰退期三年,這次的金融海嘯既然是「百年一遇」,千萬不可低估這個威力。(完)

 

--整理 張雅菁/黃凱

註: 1.專欄作者老謝--謝金河,為《今周刊》發行人兼財訊文化事業執行長.

2.以上的評論僅為摘要,並且不代表路透立場.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1 Dec 2008 08:10
〔專欄節選〕新年總有新行情--今周刊「谷月涵看台灣」

(本文由台灣《今周刊》雜誌提供,節選自12月11日出版的當期「谷月涵看台灣」專欄)

 

通常新的一年是景氣的轉捩點,即使只是短暫變化;目前來看,好壞消息參半,先來看看好消息吧。

 

當前避險基金、銀行、企業和部分個人手上現金滿滿,主因是美國聯準會及全球央行同步對市場挹注大量現金;短短二個月,聯準會資產由六千億美元暴增至二.二兆美元。當然,另一方面,就是大量貨幣流入市場,先注入銀行,也讓避險基金累積大量現金水位。

 

總市值高達一.七兆美元的避險基金,是引爆此波金融風暴工具的主要交易者,一旦重新活躍,金融工具可望價格走揚,銀行和保險公司持有資產的市值便可回升。

 

IMF(國際貨幣基金)預估,美國金融機構共有一.四兆美元的不良資產;彭博社估算,其中已打銷了九五四O億美元,並已募集八二三O億美元的新資金來填補這些損失;預期這些不良資產仍有一定的殘值,日後將有回沖利益產生。因此,三個月前,貝爾斯登、雷曼兄弟、AIG及其他金融機構,因無力打銷巨額壞帳而倒閉或被收購的悲慘狀況已經過去。

 

至於壞消息是,錢太多。現金水位大增,但貨幣供給額並未同步增加。今年台灣全年的M1b(通貨凈額+存款貨幣)成長率仍是負數,美國MZM(相當於M1b)的成長率顯著下滑;因為銀行擔心壞帳更多放款業務大減,企業害怕收不到貨款而犧牲營收成長,避險基金要應付投資人贖回而緊握現金部位。

 

主要券商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已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多數人雖認同此舉,但對證券市場卻不是好事。券商的槓桿倍數接近凈資產的四十倍,商業銀行僅其一半;轉型為金控公司,意味業者須進一步拋售資產以降低槓桿倍數。

 

金融危機才剛蔓延至企業營收衰退,再來會影響就業,接著是消費。在IMF統計六十次經濟衰退的資料中,與金融危機有關的不論程度與時間,平均是一般性的二倍;其GDP成長率最多衰退四.四%,最長維持六季。而房市泡沫造成的景氣衰退,通常導致較高的失業率,進而造成更大的消費衰退。根據絕大多數的經濟學家預估,這次的經濟衰退可能延續至二O一O年。

 

不過別太憂心,我從未見過股市從高峰跌至谷底的過程中,不曾出現反彈,而這類反彈往往十分強勁。隨著金融危機轉化為經濟衰退,盡管仍不時有利空消息出現,但已逐漸減少;只要壞消息少一些,市場便有反彈契機。

 

全球市場仍普遍存在悲觀情緒,我們不確定市場是否已悉數反映利空;但全球金融機構不斷累積現金,很可能在新年伊始帶動市場復甦,即使只是短暫的行情,也是值得期待的。(完)

 

--整理 張雅菁/劉瑞芬

註: 1.專欄作者谷月涵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碩士,現任花旗環球台股研究部主管.

2.以上的評論僅為摘要,並且不代表路透立場.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統一發票.bmp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 Nov 2008 08:46
〔專欄節選〕美國汽車產業Vs.台灣DRAM產業--今周刊「老謝開講」

(本文由台灣《今周刊》雜誌提供,節選自11月20日出版的當期「老謝開講」專欄)

 

歐巴馬高票當選美國總統之後,除了讓他火冒金星的金融海嘯引發的美國金融機構連環倒閉及紓困的問題外,眼前最棘手的,恐怕是如何拯救美國汽車業面臨困境的問題了。 這個情況,在布希與歐巴馬政府有兩面不同的看法。即將卸任的布希總統認為,美國汽車業的經營已完全失去競爭力,單靠汽車產銷已不足以支撐整個行業走下去,因此,布希政府堅持不救,甚至有意讓三大汽車廠自然倒閉,讓整個生態重新來過。

 

從基本面來看,美國汽車業問題真的很嚴重,根據Autodata統計,日本及南韓品牌的美國汽車市場市占率上升三.三%,已達四四.四%,足以證明汽車業雖然不景氣,但是日本及南韓車系已經默默蠶食鯨吞美國汽車市場。

 

過去百年來,汽車產業一直是美國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即使是目前GM、福特股價已剩下殘值,但是這兩家汽車廠仍然是美國道瓊三十種工業指數成分股,汽車構起的產業鏈十分龐大,包括鋼鐵、汽油、汽車製造、銷售及股務,還有汽車貸款、產險等。這麼龐大的產業鏈,如果有其中一家或幾家倒閉,很可能在頭一年就必須裁員二百五十萬人,其中單是汽車製造業的員工、供應商及相關產業鏈,就業員工薪水將減少一二五○億元,面對如此巨大衝擊,連歐巴馬都不得不說:「汽車業是美國最重要的支柱,是我們降低對海外石油依賴的重要組成部分。」

 

眼前似乎只有三條路可走,一是政府出資,債務重整,也就是說,政府幫眼前最危急的GM度過難關,借錢給GM周轉。GM第三季虧損二十五億美元,但是本業虧損達四十二億美元,目前GM以每月二十億美元的速度在燒錢,單是第三季就燒掉六十九億美元現金,福特也燒掉七十七億美元現金,而通用到第三季底為止,現金及流動性資產已從第二季的二一○億美元急降到一六二億美元。

 

假如美國政府一直丟錢,但是汽車業虧損仍不止,最後將有如無底洞,所以通用汽車如果得到政府出資,應立即重組債務,其下在美國經營的品牌可能要限縮到三個,只留下凱迪拉克、雪佛蘭及別克,還要尋找更多新資金。

 

第二條路則是步上克萊斯勒後塵,GM賤賣資產,或是與人合併,將失去營運自主權。三是聲請破產,再由政府提供必要資金,繼續保持營運。但是這三條路都看不到明天。

 

如同美國的歐巴馬說汽車業是美國製造業的支柱,不能倒一樣,副總統蕭萬長也說DRAM產業是半導體的一環,不能讓它倒。蕭萬長說:三年前DRAM是賺大錢的產業,這兩年不好,尤其是今年虧最多,原因是供給過剩以及台灣的廠商缺乏技術,景氣好的時候只能賺微薄利潤,不好的時候卻是資金全賠,因此重點是必須改變體質。

 

看來政府有意拉DRAM一把,但是DRAM產業今天所面對的困境與美國汽車業幾乎完全一樣,都是低市值、高負債,還有像無底洞一般的虧損,都有﹁殭屍企業﹂的特質。 台灣發展DRAM產業從八○年代茂矽合併華智開始,華邦、茂矽曾在一九九四、九五年賺過大錢,但是DRAM景氣波動甚大,到二○○七年為止,國內DRAM廠在大賺大賠之間,幾乎是白打工一場。如何救DRAM廠,一個是重組,例如南亞科、華亞科並成一家,茂德與力晶送作堆,就像一九九九年南韓政府強制樂金與現代合組HYNIX一般,日本的ELPIDA則是所有DRAM廠拼湊在一起,國內DRAM廠必須整合減產才能度過難關,偏偏每一家廠技術授權對象都不同,難度更高。

 

台灣發展DRAM產業已二十多年,就像扶養一個小孩也應長大成人了,偏偏國內DRAM廠缺乏技術研發能力,當南韓的三星、HYNIX技術不斷提升之際,台灣有的廠還必須靠HYNIX提供技術,台灣停留在標準規模的DRAM層次,一旦景氣下滑,殺價風潮再起,台灣DRAM廠必成大輸家。 現在DRAM廠頂著那麼龐大的債務,以及流血不止的重大虧損,加上市值低殘,政府救與不救都難。正如同美國汽車產業一般,如果不找回產業競爭力,未來必須止血,否則任何救援行動,都會像肉包子打狗一般有去無回,歐巴馬面臨的抉擇與蕭萬長副總統完全一樣!

 

--整理 高潔如

註: 1.專欄作者老謝--謝金河,為《今周刊》發行人兼財訊文化事業執行長.

2.以上的評論僅為摘要,並且不代表路透立場.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雲林台灣行 5天砸10億

更新日期:2008/11/08 14:01

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終於離開台灣,但他待在台灣這段期間,馬政府為了保護他,不惜出動上萬警力,加上每天邀宴不斷,60名團員食宿全包,短短5天就花了納稅人10億元。

 

陳雲林到哪,哪裡就有大批的警力維安,為了這位貴賓,總共出動12000名警力,光是人事和交通費用就高達8億,海協會一口氣來60個團員,食宿都是五星級,會談還要有舒適的場地,饋贈精美禮物,隨便也要上千萬紅酒。

 

五星級宴會一場接著一場,這5天來,陳雲林天天都在趕場,參加政黨要員的邀宴,從江丙坤,吳伯雄、連戰、宋楚瑜爭相宴請,吃吃喝喝下來1500萬,全部經費加起來5天就砸了10億元。

 

5天花的錢對小老百姓來說,簡直是天價,而且不只由納稅人買單,付出的慘烈社會成本更難以估計,難怪民眾會那麼不平。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全球金融市場昨天收盤行情

指數

收盤

漲跌

上證指數

1719.77

-9.01

日經指數

9114.60

+537.62

恒生指數

14384.34

+39.97

道瓊斯指數

9625.28

+305.45

納斯達克指數

1780.12

+63.79

標普500

1005.75

+39.45

德國DAX指數

5278.04

+251.20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