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輕鬆讀》12件事讓頭腦更靈光 |
![]() | ||
| ||
儘管人類的心智運作仍有許多不明之處,不過「動腦金律」是科學家確知能影響人類大腦表現的12件事。對大腦的實際運作方式有更清楚的認識,就可以採取有助於大腦發揮最佳效能的方法。 ■ 注意力集中的時間 我們不會注意無聊的事物,而且同一時間只能專注於一項事物。別想要多工作業,那是不可能的。實務上來說,你大約有10分鐘的時間去吸引一個人的注意力,過了10分鐘,你的主題還無法打動他們,他們的心思就會漂到自己更有興趣的主題上,以下是一些實用對策: 情感總是能抓住注意力———希望對方能持續專注於你所講的話,就要在內容裡注入一些能挑起情感的元素,例如故事。 我們總是先尋求意義,再去掌握細節———要讓人明瞭自己的觀點,最好先提出關鍵觀念,再用有邏輯的架構來加上其他細節,而非反其道而行。如果一開始就說明細節,對方就無法確知各點之間的關聯性,要先提出思考架構。 大腦需要定期停機———需要不時稍事休息。不要一次對大腦硬塞太多資訊,因為它會自然停止接收新訊息,並花時間處理已經接收到的訊息。 ■ 感官 感官一向是共同運作的,要有更好的記憶力,就要在所要學習的內容中加入更多感官線索,影像、聲音、氣味、觸感和味道,都是有效思考的催化劑。 下列舉幾項可能性: 吸引多種感官能夠提升簡報效果。盡量納入各種可以包裝進去的感官線索,將你表達的內容包裝成一場多重感官的體驗。設法將氣味、觸感等感官線索,整合到簡報內容。 加強品牌印象,讓品牌更「有感覺」。嘗試以某種方法來運用氣味,讓品牌與眾不同。如果氣味能符合目標市場的期待和需求,就能強化品牌特質。例如雨林的清新氣味或是海風中的鹹味,就會比一般新車的味道更能給休旅車的潛在買家冒險的感受。 ■ 探索 人類天生就會探索,我們喜歡自己提出假設、實驗、觀察然後得出結論。要運用這點特性,可以在簡報中加入探索的成分。 探索及學習本能,為商業界帶來幾種有趣的可能性: ● 試著效法Google的創意模式,允許每位員工花20%的工作時間,去探索他們有興趣的事物。 ● 設立內部實驗室,讓員工可以試驗不同的新事物,這可以是給成人玩的沙盒,也可以是類似大學的環境,明白告訴大家,公司不僅歡迎而且鼓勵大家去做實驗。 ● 讓新進員工有機會接觸各種挑戰,盡量讓大家從做中學,而不要把他們關在乏味的訓練機構裡,盡早讓他們親手實做。 ● 讓新進員工參與最先進的計畫,盡量讓他們和比較有經驗的員工合作。 ● 鼓勵所有員工對事物運作的方式和其背後的原理,保持永不滿足的好奇心。
【2008/05/29 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