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差看信用市場復原狀況

投資人可藉由各種利差變化來評估美國信用市場復原狀況。許多信用市場利差的高峰皆落在去年第四季,近半年來各種利差全面下降,多數已降至去年8月時的水準(雷曼於9月破產),反應整體信用市場已看到復原成效,將有助未來經濟復甦,不過若與前年8月相較(次貸風暴開端),目前僅有泰德利差與Agency MBS利差回落至當時水準。

公司債-近期隨著經濟復甦與企業獲利好轉,各種公司債信用利差皆明顯下降。高評等公司債利差已小於去年雷曼風暴前水準,而高收益公司債雖然利差亦大幅下降,但尚未回到雷曼前水準、且較2年前利差仍高出約80%。除了利差降低之外,今年公司債的發行量(供給)與資金流入量(需求)皆明顯增加,顯示企業發行公司債的籌資環境大有改善!

證券化市場-MBS為美國政策最先、也最主要著墨的證券化市場,目前Agency MBS利差早已回復至次貸風暴發生前水準,有助民眾購屋房貸成本下滑。在ABS市場中,TALF與PPIP計畫的推出,讓信用卡、汽車、學生貸款等類型ABS利差下降至1年前水準,而CMBS利差也自高點明顯下降,但尚未回至1年前水準。惟目前利差變化可能高估了證券化市場實際改善程度,今年ABS發行量仍不及2007年水準,CMBS今年則完全沒有新發行,未來TALF等政策能否帶來更多ABS、CMBS供需,將是信用市場焦點。

總結而言,許多利差已逐漸恢復至雷曼破產前的水準,信用市場最壞情況已過去,不過未來仍有持續改善空間,而依舊偏高的CMBS利差也值得投資人密切追蹤;另外,信用市場若要真的完全復原,除了信用利差縮小之外,還必須看到更多新的借貸活動實際發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