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專家:勿低估金融危機危害的持久性 救市無法根除禍源
鉅亨網查淑妝‧台北綜合報導
2008 / 09 / 30 星期二 16:45
經濟學博士、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張東祥表示,美國金融危機危害的持久性不能低估。美國政府救市和央行注資無法根除危機根源,「金融環境改善」和「美元穩定」才是救市關鍵,但這需要足夠的時間來達成。

新華網引述《廣州日報》報導,美國次貸危機的危害正在從投資銀行系統擴散到整個金融市場,從虛擬經濟蔓延實體經濟。投資者恐慌拋售和股價、房價大跌,金融企業虧損、破產或處於破產邊沿。

大眾對金融體系的信心動搖,失業率上升,食品和能源價格高企,消費者信心持續下降,經濟增長放緩等現象的出現,標誌著美國正在經歷著1929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

張東祥表示,儘管美國國會和政府當局在多方救市,但我們仍不能低估這場危機的持久性和危害性。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實體和最大進口國、規模最大和高度全球化的金融市場,正常發展的美國經濟和金融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是十分明顯的;同樣,美國金融危機給其他國家經濟也不可避免地會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第一,美國經濟增長因金融危機減緩或陷入衰退、居民消費信心和消費能力下降,會使外國產品對美出口減少,從而影響出口國經濟增長。亞歐地區與美國聯繫密切,金融危機將會較嚴重影響日本、中國等亞洲國家的出口。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增長率已呈放緩趨勢。歐洲制造業已出現自2001年以來的首次衰退,服務業的增長速度已降至自200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第二,美國經濟不景氣可能會抑制全球原油及初級產品價格的上漲,但是疲弱的美元可能會使這些以美元計價的初級產品的價格維持在高位;美元持續貶值還會使人民幣、歐元、日元等貨幣升值,危害這些國家的出口和經濟增長;美元貶值還會使中國、日本等大量持有美元外匯儲備的國家遭受巨大的損失。

第三,美國金融機構破產和金融資產價格下跌會給主要來自於日本、中國等亞洲以及歐洲的外國投資者造成損失,使後者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出現虧損和財務狀況惡化,也會影響對美國金融市場的信心。但由於外國銀行和投資者損失有限,應該不會危及這些國家金融體係的穩定。

張東祥說,美國能否盡快結束金融危機、實現經濟復甦,取決於兩大因素:金融環境改善和美元穩定。政府救市和中央銀行向市場注資只能解決金融市場危機的一些表面症狀,如果金融環境不能得以改善、不能重新樹立投資者的信心,危機根源是無法根除的。而做到這些需要足夠時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ra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